我國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研制獲重大突破
上傳日期:2013-05-14 09:43:57 瀏覽次數:6509 次
2013年5月13日上午10點30分,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成功舉辦了“我國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階段成果”新聞發布會。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研制獲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簡稱十八所)工學團隊和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簡稱泰心醫院)醫學團隊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個可植入的、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簡稱血泵)——磁液雙懸浮血泵。到發稿時為止,實驗羊“天久”已經在泰心醫院動物實驗中心健康存活61天,創下了國內植入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的最長存活記錄,標志著我國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研制獲得了重大突破。
此次發布會還邀請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天津市衛生局等部門領導到會。會議由黃亞樓主持,十八所朱成林所長和泰心醫院劉曉程院長在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研究團隊開創性地將航天伺服技術領域的磁懸浮和動壓軸承技術應用于離心血泵,使轉子在血液中懸浮旋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研究團隊自2012年7月開始在泰心醫院進行動物實驗,在半年內改進、創造了諸多手術方法、器具,全面提高了圍手術期醫療護理技術,共完成17次動物實驗。研究團隊于2013年3月14日為取名“天久”的綿羊植入血泵,成功地進行了第18次實驗。天久術后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至今已健康存活61天,在國內首次實現攜帶電池與控制器自由活動,達到了血泵臨床植入的模擬狀態。(來源: 新浪健康)